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的菜肴也越来越丰盛。再加上骨子里的热情好客,不管是外出就餐还是居家烹饪,总是会准备的很充足,因此难免会有剩余。食物没有被食用所浪费的不仅有表面看到的粮食、蔬菜本身,还包括用于生产、收获、加工、运输和烹制等与食物相关的所有资源,比如种子、能源、土地、水、饲料、资金、劳动力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避免更严重的浪费现象,建议大家这么做:
一、外出就餐时
1.理性消费,科学点餐。
外出就餐时,可以向餐厅了解菜品的份量,在餐厅服务人员的建议下,根据就餐人数,吃多少点多少。如果餐厅有“小份菜”“半份菜”“小份饭”“半份饭”时,先选择最小份量,如果不够可在有需要时再添加。
2.鼓励“光盘”与“打包”行为。
亲朋好友间,应以崇尚节约为风尚,不攀比炫耀,就餐时使用公筷分餐,鼓励光盘行动。摒弃爱面子的旧思维,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居家烹饪时
1.提前规划,按需购买。
计划好一周的饮食,提前制定一份详细的购物清单,列出所需食材,按照家庭人数合理安排。需要招待客人时,提前询问客人的忌口和饮食习惯。购买时,遇到加量促销时,要衡量浪费的可能性,尽量从消费的源头避免浪费。
2.妥善存放食材。
冰箱可以帮助减少浪费,但是科学的储存的方式尤为重要。例如,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易腐烂的食物应存放在冰箱的适当隔层中。不需要立即食用的肉类、鱼类、面包和馒头等应放入冷柜或冷冻室。干粮应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并与其他罐装食品一起妥善放置在橱柜中。另外还要定期查看冰箱里的食物,避免被藏在深处的食物,变质后才被发现。
3.学会读懂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还能告诉我们正确的储存和烹饪方式以及过敏源,确保食品安全,还有助于我们辨别假冒、山寨产品。但是食品标签的一个很大用途,就是提供日期标记—食品保质期。虽然食品并不是一过保质期就不能吃了,但是在保质期内食用风味最佳。学会从食品标签上获取有效信息,确保食品在最佳赏味期内被吃掉,是减少食物浪费的有效方式。
4.剩饭剩菜科学处理。
剩菜剩饭需要放凉至室温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否则食物中的水蒸气在低温下凝结,更容易滋生霉菌。荤菜应在餐后2小时内尽快放入冰箱,以避免细菌在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虽然冰箱可以延长食物存放时间,但是也以不隔餐为宜,早上的剩饭中午吃,中午的晚上吃,最好在食物被烹饪出后的5-6小时内吃完。叶类蔬菜烹饪后最好不过夜,以免产生过量的亚硝酸盐。再次食用剩饭剩菜时,也要记得彻底加热。
在准备新食物之前,最好看看是否还有没吃完的剩菜剩饭。正是人们不愿意浪费,才有了大锅炖、烩菜、砂锅菜、蔬菜沙拉、面包沙拉等菜肴。所以,利用剩余食物创意加工,不失为两全其美的方法。如果实在准备的太多,待客时也可以询问客人是否可以带些回家,或者赠送给亲朋好友和熟识的邻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实践者,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推崇以厉行节约为荣的新风尚,科学、理性、文明消费,共同培养健康、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