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糖果,色彩缤纷的蛋糕,它们是自己本来的色彩吗?显然,这都是食用色素的功劳。有人一想到色素,下意识觉得不健康,其实并不尽然。
1.食用色素的历史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能够利用大米和红曲霉发酵提取红曲红色素,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天然功能食用色素。八百年前的南宋时期,民间腌制腊肉其实就已经用到了亚硝酸钠,所以腌出的腊肉肉色鲜亮令人垂涎。
2.食用色素的种类
那食用色素到底是什么呢?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食用色素,又称着色剂,是赋予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目前,世界上常使用的食用着色剂有60余种,分为食用天然着色剂和食用合成着色剂两大类。
食用天然着色剂,主要来自于天然色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植物色素有甜菜红、姜黄素、番茄红等;动物色素有虾红素、胭脂虫红、藻青素等;微生物类有红曲红等。
食用合成着色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两类:偶氮类有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等;非偶氮类有靛蓝、赤藓红等。
食用色素的使用
无论是食用天然着色剂还是食用合成着色剂,国家对其安全性都有严格的评估,并对生产和使用实施监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明确规定了食用着色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残留量。比如,天然着色剂番茄红在糖果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6 g/kg,在焙烤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5 g/kg。合成着色剂靛蓝在蜜饯类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1g/kg(以靛蓝计),在油炸坚果与籽类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5g/kg(以靛蓝计)。按照国家规定使用就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 无相关信息